10月29日下午,我院成功举办了主题为“财政与治理”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江西财经大学财政与社会治理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欧阳静教授主讲,我院袁松老师主持,师生踊跃参加。


        


欧阳静老师系江西财经大学财政与社会治理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基层治理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开放时代》《中国行政管理》《Modern China》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持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讲座伊始,欧阳静教授从基层治理研究的传统政治视角出发,探讨了政府的治理方式、治理机制和治理逻辑。她从田野调查捕捉到的现象入手,将问题逐步引向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她指出,传统的策略主义和政治统合制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随后,欧阳教授引入财政社会学的视角,详细阐述了财政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研究议题以及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


为了更直观地展现财政与治理之间的紧密联系,欧阳静教授特别选取了两个经典案例进行剖析。第一个案例聚焦于农村税费改革,她指出税费改革前农民与乡村干部之间的互动频繁,税费成为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键纽带;而税费改革后,虽然农民对上级政府的信任度有所提升,但基层组织与农村社会的互动却显著减少,导致基层治理出现“悬浮”现象。第二个案例则围绕项目制展开,教授深入探讨了项目治理与县域城市化之间的关系,以及项目下乡过程中“分利秩序”对治理效能的影响。欧阳静教授指出,以往的策略主义是只要摆平了就行,而她认为基层要有温度,要有情感互动,治理的本质是合作,而非形式主义。她提倡简约治理,这是一种合乎情理的,变动而不僵化的治理,基层需要简约治理来满足特殊情况,而不能完全依靠科层制。


  


在随后的提问环节师生们欧阳教授请教了关于个体化时代如何重建公共性的问题,欧阳静教授耐心解答,结合时代形势进行了分析和阐述。讲座最后,suncitygroup太阳集团袁松老师作了总结发言他指出,欧阳静教授将非常碎片化的现象,包括县乡教育、娱乐、城镇化、阶层关系等,通过财政的线索紧密串联起来浑然一体,展现出高度的社会学修为。此次讲座不仅增强了学生们对财政与治理关系的认识,还扩展了他们的专业视野。同时,他也表示,未来学院将通过举办更多类似的学术讲座,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学术前沿动态,提升他们的学术素养和综合能力。


编辑:郑佳